光纤 作为高带宽、高安全的数据传输介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中型网络之中。由于线缆和设备造价昂贵,光纤大多只被用于网络主干,即应用于垂直主干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系统布线,实现楼宇之间以及楼层之间的连接,目前也应用于对传输速率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水平布线子系统。
一.布线系统与光纤光缆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光纤不但支持 FDDI 主干、 1000Base-FX 主干、 100Base-FX 到桌面、 ATM 主干 ATM 到桌面,还可以支持 CATV/CCTV 及光纤到桌面( FTTD ),因而它和铜缆共同成为结构化布线中的主角。
根据光纤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光纤光缆和光纤带光缆。作为光纤接入网络中的主干环路,采用普通光缆敷设不仅会占用宝贵的管道资源,而且在原有线路上重新敷设光缆还会造成光缆采购与线路敷设费用上的浪费。考虑到重复敷设光缆的一次性成本与将来出租光纤带宽的能力,并避免平行拉入多根光缆以优化已过度拥挤的管道系统,要合理地将含有数百芯光纤的光缆外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利于光缆的管道敷设,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光纤带的设计。
同普通层绞式光缆相比,光纤带光缆具有很多更适于接入网络的优点。光纤带光缆更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垂直主干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当然,如果水平布线也大量采用光缆,那么,光纤带光缆也应当作为首选。
国际上流行的布线标准 EIA/TIA -568A 和 ISO/IECIS11801 推荐使用 62.5/125μm 多模光缆、 50/125μm 多模光缆和 8.3/125μm 多模光缆。光纤和光缆被大量地应用于现代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来判别,它适用于光纤到桌面、连接到传输设备以及制作光纤跳线,可应用于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二.实施光缆布线
由于每条光缆的两端都要经过磨光、电烧烤等工艺过程才能确保正常使用,而且这种工艺设备的价格也很昂贵,所以,光缆布线和光跳线的制作目前只由一些专业公司来完成,一般小公司和计算机用户是无法完成光纤网络施工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一些内容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查。光缆敷设的一般要求如下:
光缆的最小曲率半径
光缆容许的最小曲率半径在施工时应当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施工完毕应当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5 倍。
光缆的张力和侧压力
光缆敷设时的张力和侧压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要求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 80% ,瞬时最大牵引力不得大于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当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光纤不能直接承受拉力(表 1 )。
光纤敷设方式 |
允许张力 |
允许侧压力 | ||
长期 |
短期 |
长期 |
短期 | |
管道光缆 |
600 |
每公里光缆重力,但不小于 1500 |
300 |
1000 |
直埋光纤 |
( a ) 1000 ( b ) 2000 |
3000 |
1000 |
3000 |
判断光缆的 AB 端
施工前必须首先判断并确定光缆的 AB 端。 A 端应朝向网络枢纽方向, B 端应朝向用户一侧。敷设光缆的端别应当方向一致,千万不能搞错。
三.室内光纤的敷设
室内光缆主要是应用于水平子系统和垂直主干子系统的敷设。水平子系统光缆的敷设与双绞线非常类似,只是由于光缆的抗拉性能更差,因此,在牵引时应当更为小心,曲率半径也要更大。垂直主干子系统光缆用于连接设备间至各个楼层配线间,一般装在电缆竖井或上升房中。
为了防止下垂或滑落,在每个楼层的槽道上、下端和中间,必须将光缆牢牢地固定住。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尼龙扎带或钢制卡子进行有效的固定。最后,还应用油麻封堵材料将建筑内各个楼层光缆穿过的所有槽洞、管孔的空隙部分堵塞密封,并应采取加堵防火材料等防火措施,以达到防潮和防火的效果。
敷设光缆时应当按照设计要求预留适当的长度,一般在设备端应当预留 5m -10m ,如有特殊要求再适当延长。
四.室外光纤的敷设
室外光缆主要用于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在实施建筑群子系统布线时,应当首选管道光缆,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用直埋光缆或架空光缆。
1 、管道光缆的敷设
① 清刷并试通。敷设光缆前,应逐段将管孔清刷干净并试通。清扫时应用专制的清刷工具,清刷后应用试通棒作试通检查。塑料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 1.5 倍。当在一个水泥管孔中布放两根以上的子管时,子管等效总外径应小于管孔内径的 85% 。
② 布放塑料子管。当穿放两根以上塑料子管时,如管材为不同颜色时,端头可以不作标记。如果管材颜色相同或无颜色,则应在其端头分别做好标记。
③ 光缆牵引。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应小于 1000m 。超过该距离时,应采取分段牵引或在中间位置增加辅助牵引方式,以减少光缆张力并提高施工效率。为了在牵引过程中保护光缆外表不受损伤,在光缆穿入管孔、管道拐弯处或与其他障碍物有交叉时,应采用导引装置或喇叭口保护管等保护措施。
④ 预留余量。光缆敷设后,应逐个在人孔或手孔中将光缆放置在规定的托板上,并应留有适当余量,以防止光缆过于绷紧。在人孔或手孔中的光缆需要接续时,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表中规定的最小值。
⑤ 接头处理。光缆在管道中间的管孔内不得有接头。当光缆在人孔中没有接头时,要求光缆弯曲放置在光缆托板上固定绑扎,不得在人孔中间直接通过,否则既影响施工和维护,又容易导致光缆损坏。当光缆有接头时,应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等管材进行保护,并放在托板上予以固定绑扎(表 2 )
光缆铺设方式 |
自然弯曲增加长度( m/Km ) |
人(手)孔内弯曲增加长度( m/ 人(手)孔 |
接续每侧预留长度( m ) |
设备每侧预留长度( m ) |
备注 |
管道光缆 |
5 |
0.5-1.0 |
6-8 |
10-20 |
管道或直埋光缆需引上架空时,其引上地面部分每处增加 6 -8m |
⑥ 封堵与标识。光缆穿放的管孔出口端应封堵严密,以防止水份或杂物进入管内。光缆及其接续均应有识别标志,并注明编号、光缆型号和规格等。在严寒地区还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光缆受冻损坏。如遇光缆可能被碰损坏的情况,可在上面或周围设置绝缘板材进行隔断保护。
2 、直埋光缆的敷设
① 埋入深度。直埋光缆由于直接埋在地面下,所以,必须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借助于地面的张力,使光缆不被损坏,同时,还应保证光缆不被冻坏。
② 光缆沟的清理和回填。沟底应平整,无碎石和硬土块等有碍于光缆敷设的杂物。如沟槽为石质或半石质,在沟底还应铺垫 10cm 厚的细土或砂土并抄平。光缆敷设后,应先回填 30cm 厚的细土或沙土作为保护层,严禁将碎石、砖块、硬土块等混入保护土层。保护层应采用人工方式轻轻踏平。
③ 光缆敷设。同沟敷设光缆或电缆时,应同期分别牵引敷设。如果与直埋电缆同沟敷设,应先敷设电缆,后敷设光缆,并在沟底平行排列。如同沟敷设光缆,应同时分别布放,在沟底不得交叉或重叠放置。光缆应平放于沟底或自然弯曲以释放光缆应力,如有弯曲或拱起,应设法放平,但绝对不可以采用脚踩等强硬方式。
直埋光缆的埋入深度表:
光缆敷设的地段或土质 |
埋设深度( m ) |
备注 |
市区、村镇的一般场合 |
≥ 1.2 |
不包括车行道 |
街坊内、人行道下 |
≥ 1.0 |
包括绿化地带 |
穿越铁路、道路 |
≥ 1.2 |
剧路面 |
普通土质(硬土等) |
≥ 1.2 |
|
沙砾土质 |
≥ 1.0 |
其他管线、建筑物名称及状况、市话通信电缆管道边线 |
最小净距 |
备注 | ||
平行 |
交叉 |
|||
非同沟敷设的直埋通信电缆 |
0.75 |
0.25 |
||
直埋电力电缆 |
<35KV >35KV |
0.50 2.00 |
0.50 0.50 |
|
给水管 |
管径 < 30cm 管径 30 -50cm 管径 > 30cm |
0.50 1.00 1.50 |
0.50 0.50 0.50 |
当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交叉时最小净距可降为 0.15m |
煤气管 |
压力 < 3kg /cm2 压力 3 -8kg /cm2 |
1.00 2.00 |
0.50 0.50 |
|
树木 |
灌木 乔木 |
0.75 2.00 |
- - |
同给水管备注 |
高压石油、天然气管 |
10.00 |
0.5 |
||
热力管或下水管 |
1.00 |
0.5 |
||
排水沟 |
0.80 |
0.5 |
||
建筑红线或基础 |
1.00 |
- |
名称 |
与架空光缆线路平行时的垂直净距( m ) |
备注 |
与架空光缆线路交越时的垂直净距( m ) |
备注 |
市区街道 |
4.5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5.5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胡同 |
4.0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5.0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铁路 |
3.0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7.0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公路 |
3.0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5.5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土路 |
3.0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4.5 |
最低线缆到地面 |
房屋建筑 |
0.6( 距脊 ) 1.0( 距顶 ) |
最低线缆到屋脊 最低线缆距平顶 | ||
河流 |
1.0 |
最低线缆距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 | ||
市区林木 |
1.0 |
最低线缆到树枝顶 | ||
郊区林木 |
1.0 |
最低线缆到树枝顶 | ||
架空通信线路 |
0.6 |
一方最低线缆与另一方最高线缆的间距 |